工程分类

行业资讯

网站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建桥往往只追求数量和各种“最”,不讲究质量和未来
  • 建桥往往只追求数量和各种“最”,不讲究质量和未来

    截至2011年底,我国公路桥梁总计68.9万座,总长3350万延米,其中特大桥2341座,总长404万延米;已建和在建主跨400米以上的大跨度桥梁近百座。当今 已建成的主跨跨径 的前10座斜拉桥、悬索桥、拱桥和梁式桥中,我国分别占有7座、4座、6座和5座。梁桥、拱桥和斜拉桥的跨径,我国都是 纪录的保持者。

    如果单看这些,说中国是 桥梁建设的 者绝无问题。可是,如果说整体的设计标准、施工质量、养护水平等等指标,那些光鲜的记录也掩盖不了内里的苍白了。这当然也不仅仅是桥梁的问题,很多公共工程都有同样的问题,讲究的是多、雄、奇,却忽略了未来和细节,也就没有了前瞻性。

    5年至少塌桥17座,显现出公共工程的现代化短板

    法制晚报记者去年进行过一次统计,发现“最近5年,全国至少有17座大桥发生垮塌事故,事故共造成200余人伤亡。”

    桥梁无疑属于公共工程。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原先的公共工程都逐渐跟不上现代化的步伐,反而可能变为负累。当然,不仅当初的设计没跟上,冗余过小,后来的改造同样也跟不上。这也和一座大都市在暴雨中的狼狈是一个道理。如《环球时报》在北京暴雨的社评中所言,“不仅政府,全体公众都必须有兴趣和意愿把现代化的方向朝着昂贵的安全方向扭。中国必须逐渐下这样的真决心。”现代化,不应只注重面子而忽视里子和未来。


    垮塌的桥梁和所有的问题公共工程一样,暴露出城市管理者对未来的短视和对当下的责任感的缺乏。